80后劳模向大家讲述属于自己的劳动节
强强
费英英
孙影
聂兰燕(左三)
每一份工作,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这个刚刚过去的劳动节,有人坚守工作岗位,有人找机会和家人相处。他们是一群80后,有社工、支教志愿者、巴士集团职工,他们当中有的是劳模,有的是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们的劳动节假期是如何度过的?年轻的他们,向大家讲述属于自己的节日。
以劳动节名义不劳动
人物:强强,男,1986年出生,现任深圳市北斗社工服务中心初级督导。2009年获得深圳“十佳社工”,2011年获得深圳社工“督导之星”,2011年荣获深圳市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
去年,年仅25岁的强强荣获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时,父母都不敢相信。作为一名年轻的劳模,对于社工强强来说,五一节是雷打不动的回家的日子,他在这个假期里回老家陪父母,以“劳动节”的名义过上几天不劳动的日子。
2008年从广西工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强强来到了深圳市北斗社工服务中心工作,很快便被派驻到光明新区一线为残障人士提供社区服务。2010年,深圳富士康工厂出现工人连续跳楼事件,作为一名社工,强强被派驻工厂与职工们进行交流,帮助其进行心理疏导,在这里他碰到了不少难忘的经历。
说到劳动节,强强直言,自己最大的期望就是放假。“我爸妈工作了30年都没有得奖,而我只工作了3年就拿到了这么大的荣誉。”强强说,“父母都是老党员,他们对劳模这个荣誉都看得很重,当知道是真的后,就嘱咐我,干好自己本分的工作,低调做人。”
强强昨日在广西北海的老家表示,“如果回家陪父母做家务也算是一种劳动,那么我可以说,今年五一我一直在用心劳动,毕竟在我看来,作为人子最期望的劳动,莫过于对父母尽一个儿子的本分了。”
休假不闲干家务活儿
人物:费英英,女,1980年出生,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保育部副部长,2012年获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熟悉费英英的人都知道,她除了拥有一颗爱心,还时刻保持谦虚低调。社会福利中心的工作,让她很少能回到老家和家人团聚,放心不下300多个福利院中的孩子,即便是今年过年,费英英也没能回家。
对五一的期待,费英英说已经实现了,就是能回到老家,帮婆婆处理好家务,将年后尚未清洗的物品洗干净,给家人做几顿丰富的大餐,带着孩子看看动画片,讲讲故事,也就这么多了。
家里人对费英英的工作都十分支持,英英的婆婆说,这是积德行善的大事。五一看见她回家了,心里很高兴,一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这样过节是最好不过了。
费英英谈及劳动模范,连声说道,其实这是对单位所有员工的认可,她只是代表大家得到了这个奖励,以后,依然会给孩子们带来爱,给身边的人带来爱。
参加工作九年以来,费英英手机都是保持24小时开机,节假日也不例外,“孩子们需要我,刚还在和孩子们通话。我并没把工作当成劳动,这是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从早起到午休,再到准备晚饭和饭后甜点,对于一般人而言,这样的假期有点乏味,但对于费英英而言,却是轻松惬意,“劳动模范休假也干活,不过都是家务活儿,劳动节一家人在一起做什么都显得特别开心。
支教过节爱心不放假
人物:孙影,女,1980年出生,深圳关爱行动“募师支教”项目的支教志愿者,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助理,2006年8月至今,为400多名贫困生家庭找到资助人,201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她有很多荣誉,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候选人。她从繁华都市来到大山深处,联系筹建了9所希望小学,为400多名贫困学生联系到了爱心资助。在五一劳动节这天,她还在忙着为贵州山区的孩子发放爱心书桌。
2006年前往贵州毕节大方县支教后,孙影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贵州。在多次支教后,从2009年8月起,孙影不再以“募师支教”项目队员身份参加支教活动,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采集求助信息、联络爱心捐助、为求助方和捐助方牵线搭桥上。
孙影说,4月23日,从贵州回到深圳参加完劳动节表彰大会后,她便起程前往北京,准备参加5月4日的共青团建团90周年活动。
“最辛苦的日子,是刚到贵州时做贫困生调查。”孙影说,没有周末,没有假期,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身体大不如从前,加上受当地气候影响,患了风湿性关节炎,每到阴雨天,膝盖骨就疼痛难忍。
对于这一切,说起话来乐呵呵的孙影并不在意,因为每天都有事情可做,令她感到非常充实。网友们称她为“最美深圳女孩”,“最美女教师”,作为80后,孙影坦诚,做志愿者让自己成长了许多。在大山深处工作的日子,让她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感情。“不管你来自哪里,不管你是谁,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乡亲们把我当成家人。”孙影说,因为喜欢志愿者服务,才坚持做到现在。
利用空闲场站当义工
人物:聂兰燕,女,1984年出生,现任深圳巴士集团第四分公司西丽车队服务大队长,2011年荣获广东省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深圳市首届“百名优秀外来女工”之一。
2001年4月,17岁的聂兰燕从学校毕业,来到深圳巴士集团第四分公司101线做了一名公交乘务员,这一干就是12个年头。
昨天是五一劳动节假期的最后一天,聂兰燕和往常一样来到单位,由于家住得远,她6点半起床,8点半前到达单位。曾经做过8年多的乘务员,现在是巴士集团第四分公司西丽车队服务大队长,虽然不需要天天跟车,节假日利用空闲在场站内维持秩序也是聂兰燕所认为的分内之事。
每逢节假日,西丽野生动物园便游人如织,场站很大,昨日聂兰燕组织了20名义工在场站内维持秩序,引导游客上车,以免发生车辆撞倒游客的意外。
昨日下午,聂兰燕向记者介绍,乘务员经历让聂兰燕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车上是否来了小偷,她一眼就能看出来。此外,她潜心学习英语、哑语,并灵活运用到实际乘务服务工作中去。在乘车的过程中,有些外地来深圳打工的乘客会在车上不停地问“到站了没有”。遇到这种情况,聂兰燕都会先安抚乘客的情绪,然后告诉他大概多久时间能到,到站会及时通知。她解释说:“我是从韶关山区走出来的,理解一个人刚到陌生城市的不安,所以对他们要更耐心。”
虽然乘务员的工作十分辛苦,但经过8年多的一线磨砺,聂兰燕认为工作已经成为她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巴士集团也成为了她的第二个家。在这里和老公相遇相恋,如今有一个2岁多的儿子,生活十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