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我一定行的》团队再出击:历时半年行程五万公里,大型潮菜纪录片《四海潮味》完成全球调研
新闻来源:《四海潮味》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7日 我要分享
近日,我会秘书处在与《四海潮味》纪录片团队进行密切交流之后,获悉《四海潮味》纪录片目前已经完成调研工作,其调研所得信息来之不易。
历时半年,四个调研小组深入潮汕乡间、珠三角、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和新加坡等十多个地区、国家进行调研工作,调研行程超过5万公里。从12月开始,《四海潮味》正式全方位进入拍摄阶段。
《四海潮味》作为一部有关潮汕美食与潮汕人的纪录片,它将通过美食让我们看到全球潮人的文化习俗和生存状态。那《四海潮味》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呢?
调研组的编导们在这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单以马来西亚来说,便有着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
比如马来西亚有一种叫做潮州煎蕊的甜品,为什么我们本土的潮汕人从来没有听过这种东西呢?
又比如马来西亚的潮人大多做卤鸭,不做卤鹅。但马来西亚一海岛上又有一群狮头鹅,且只有这么一群,这群狮头鹅究竟是怎么出现在马来西亚的?
再比如马来西亚的炒粿条总是要铺上一层血蚶,叫做血蚶炒粿条,把潮汕人最喜欢的两种食物放在一起确实是一种很奇妙的搭配,这种搭配又是什么时候出现呢?
潮汕的美食单单在马来西亚就演化出了这么精彩多元的变化,可见其在全球范围内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通过宏观的国际视野讲述潮汕美食的前世今生和传播迁徙,这就是《四海潮味》纪录片团队要完成的首要目标。
据悉,《四海潮味》在风格定位上是一部人文美食纪录片,以食物作为切入点,讲述人与自然地理,人与文化习俗,人与历史社会的关系。但是美食所关联的人物及其延申到的人文,是更需要挖掘的部分。因此,食物是影片的皮肤毛发,人文是影片的骨骼灵魂。
《四海潮味》旨在通过探寻全球潮汕味道,揭示潮汕人与食物的关系,尤其是食物背后的族群文化特质,也即是整个《四海潮味》精神内核:恋家重乡情,勤劳重传统。
调研过程中,太多以食为生的潮汕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老人家10岁从潮州金石移民到马来西亚,成人之后以一门潮汕美食手艺为生,后来由其大学毕业的孙子接起了手艺的衣钵,把一门源自潮汕的手艺在马来西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这就是潮汕人的文化传承。
还有一位泰国的老人家,其父辈早年从潮阳移民泰国,做起了食摊生意,在路边摊坚持摆了十一年,才开始有些起色和名气。历经两代人的奋斗,把店里的招牌做成了米其林级别的菜品,创造了一段横跨百年的家族奋斗史。这就是潮汕人的奋斗精神。
还有太多太多的例子,因为涉及到纪录片内容的保密,暂时不方便介绍太多。总之纪录片团队将通过食物为我们讲述潮汕人移民全球的背后故事,也为我们留下潮汕族群移民个体背后的温馨印记。
根据导演蓝鸿春的介绍,《四海潮味》纪录片拍摄用的是电影机拍摄,具备4K院线的品质呈现,可以让观众在电影院感受潮汕美食的魅力,观众将可以看清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特写。
《四海潮味》除了上线电视台和视频网站之外,届时还将在电影院上映,坐在电影院看着让人垂涎三尺的潮汕美食在不久之后将变成为现实。
由此,作为匠心之作,《四海潮味》将是一部值得期待的、代表着潮汕文化形象的纪录片。它将向世人讲述潮汕族群的繁衍生息之路,同时也将成为潮汕美食的一张闪亮名片。幕后团队有信心将其打造成继《爸,我一定行的》又一潮汕现象级影视作品,该项目本月也已正式开启招商工作,本会会员如有合作意向可与项目组联系,共创双赢。
据悉,《四海潮味》将在2020年年末上线面向观众,敬请期待。
相关新闻阅读
热门推荐导读
- 王铁成《潮州赋》:大美哉!潮州固非百里之地也!
- 王铁成《汕头赋》:千里烟霞谁剪就,汕头尽处有神仙
- 4月19日,诚邀您一起聆听“经济形势走向”讲座!
- 寻找2017年“深圳好青年”
- 第三届中国(深圳)潮青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深圳市潮汕青年商会首届第四次会员大会将隆重召开
- 深圳市潮汕青年商会主题活动晚会节目征集开始啦!
- 【重要通知】关于开展“2016潮青商会十大创新型企业”、“2016潮青商会十大创新人物”评选活动的通知
- 【邀请函】首届“创燃商宇”汕大全球校友经济合作论坛暨第三届校友杯足球赛
- 【活动信息】“一团和气——一带一路与中国书画艺术中的儒道释”书画作品展暨儒道释文化学术交流研讨会
- 【邀请函】马来西亚吉隆坡产业项目推荐以及“第二家园”计划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