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潮青丨黄奕波:深耕法律数十载,助力湾区法治建设
新闻来源:综合整理自今日华人、深圳国际仲裁院、泰和泰律所等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1日 我要分享
日前,深圳国际仲裁院发布《深圳国际仲裁院理事会关于新一届仲裁员名册的公告》,向2078名专业人士授予仲裁员资格。深圳市潮汕青年商会副会长、泰和泰(深圳)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黄奕波凭借在公司法、股权争议、证券、保险等业务领域的专长,连任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员。
黄奕波是深圳市福田区政协委员,曾任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执行科科长、民一庭庭长、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务。现任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深圳市西南政法大学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深圳国际仲裁院、海南国际仲裁院、上海仲裁委员会、东莞仲裁委员会、无锡仲裁委员会、汕头仲裁委员会、梅州仲裁委员会多家机构仲裁员等多项社会职务。
他专业研究成果丰硕,发表的《律师事务所总所与分所管理模式与律师职业纪律的关系》荣获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2019年度课题三等奖,《浅议民事执行中参与分配执行的若干问题》荣获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届学术研讨会三等奖。曾荣获全省法院解决执行难先进个人称号;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荣立二等功;于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荣立三等功;被评为中共深圳市律师行业委员会优秀党务工作者。
投身法律数十载
黄奕波是广东普宁人,深耕法律领域至今已有30余年,现担任泰和泰(深圳)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强制执行业务研究院院长,擅长银行、信托、资产管理公司、融资租赁、保理等金融行业诉讼仲裁。
1990年,黄奕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系。潮汕籍的他第一次走出家乡,坐了60小时的绿皮“直达火车”抵达重庆,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走进西南政法大学课堂,就此开启了他的法律人生。
黄奕波不仅勤奋好学,专业基础扎实,更善于发现机会、把握机会。彼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神州大地。作为广东人,他大学时就对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关注有加,并计划毕业后前往发展。1993年,大四在读的他自行联络实习单位时,便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深圳,相继在律所和法院进行了半年多的实习,实务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
1994年大学毕业时,恰逢深圳面向应届生招聘公务员,西南片区的考场就设在西南政法大学,黄奕波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了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的一名书记员,负责经济审判庭的法官助理工作。
从书记员,到法官,再到庭长,黄奕波凭借着出色的业务能力,成为了同时期入职人员中提升最快的法官。
2014年9月,黄奕波的职业生涯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辞去公职,加盟北京德恒(深圳)律师事务所,从一名受人敬重的法官转身成为一名完全靠自己打拼的专职律师。这一人生的大转折,黄奕波将其称为“转换赛道”。
从法院到律所,意味着放弃“铁饭碗”,这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底气:“有过忐忑,但也有信心,毕竟我有这么长时间的专业积累,而且潮汕人擅长于商海。某种程度上,律所或许更能施展我的法律才能。”从法院辞职后,黄奕波加入了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深圳分所,依托扎实的专业和广泛的人脉,业绩始终保持不错。
2018年,黄奕波加入泰和泰律所,现担任深圳分所管委会主任,期间牵头组建了点金法律服务团队。
泰和泰(乌鲁木齐)律师事务所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0年,历经20多年持续高速发展,已成为一家覆盖中国、连接世界的大型综合性律师事务所。目前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布局全国分所已超20家,其中由黄奕波推动设立就有三家,分别为:海口、广州、乌鲁木齐分所。
去年8月,泰和泰深圳丨强制执行业务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黄奕波担任院长,联动律所内部力量和外部资源,与西南政法大学执行研究院合作,打造一个在全国乃至境外财产执行都有影响力的执行研究院。
泰和泰深圳 | 强制执行业务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今年,黄奕波已在深圳工作生活超过30年。30余年来,他始终坚守在法律岗位上,不论是作为法官还是律师,他坚守法学初心,始终保持对法律的热爱,关注湾区法治建设对法学的坚守和深切情怀。
关注湾区法治建设
扎根深圳三十余年,黄奕波见证了深圳在改革开放之下,以探索、试验、创新的特区精神所创造的经济社会发展奇迹。
随着政策红利和发展机遇的不断释放,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正以更快的速度描绘出国际一流湾区的新图景。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大湾区“核心引擎”,新的角色也不断赋予深圳新的使命。随着粤港澳三地融合的加速,黄奕波对大湾区的法治建设充满期待,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黄奕波在福田区福保街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大讲堂活动上分享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问题
在粤港澳联系越来越紧密、合作越来越深入的同时,各种民事、商事纠纷也不可避免。粤港澳三地法域各不同,如何高效、便捷地解决法律问题,黄奕波始终不懈地探索答案。他带领团队在商事诉讼仲裁领域深耕不辍,尤其擅长股权类和金融类案件。
他目前同时担任着海南国际仲裁院粤港澳地区仲裁员联络处主任,深圳市前海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深圳市福田区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两家调解机构的调解员以及调解员选聘监管委员会委员。“从法律角度看,解决纠纷的路径常常是三架马车——调解、仲裁和诉讼。在带有跨境性质的纠纷中,最适合适用的是仲裁方式,因为仲裁可以依据仲裁地选择适用法律,能很好解决三地法域不同的问题。”黄奕波表示。
近年来,大湾区不断融合,更有不少港澳律师通过参加大湾区律师考试而获准在大湾区内地九个城市执业。
对于港澳律师北上,黄奕波认为这是很好的创新尝试。“这是一个很良性的互动和发展,内地体量大,未来将为更多专业人士进入湾区提供机会。”而随着香港北部都会区的建设,将来或许会有更多港人北上寻觅机会,一河之隔的深圳也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黄奕波非常看好深圳未来在法律方面的发展,他认为,“深圳自1992年开始拥有特区立法权,在立法方面一直起着引领作用,深圳营商环境极佳,还有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以及国际商事法庭均设在深圳。法律人才的密度也非常高,优势明显。”经济资源聚集,势必需要法务资源汇聚来加持。黄奕波建议,深圳可以全面打造“中央法务区”,这将有助于大湾区有效聚集法务资源,全面提升服务功能,营造良好法治生态。
发挥专长回馈社会
作为法律人,黄奕波在本职工作中,呈现更多的是理性的一面。而工作之余,在社会服务方面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他,则展现更多的是真性情的一面。发挥法律专长回馈社会,践行法律公益是他不曾间断的另一重要使命。
根在潮汕,黄奕波内心始终存有一份家乡情结。他曾表示,深圳不断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作为商会,更需要有法律理念。
深圳潮青商会2024年法工委会议
作为深圳潮青商会副会长,黄奕波认为商会应当壮大法务力量,夯实法律服务范围,法工委应当为商会稳健创新发展提供有效服务。深圳潮青商会法工委现拥有40多名律师。作为商会重要的工作委员会之一,法工委要持续探索法律助力社团创新发展的新模式,以打造国际化的法律服务平台为目标,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为商会和会员企业发展赋能。例如,在“出海”已成为时代必答题的当下,商会可以依托法工委,举办出海专题讲座等活动等,为会员提供服务。
黄奕波出席福田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
作为福田区政协委员,黄奕波积极履职,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政协工作,认真参加政协会议,积极履行委员职责,通过多种形式的履职实践,为推动福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黄奕波认为,深圳潮青商会1200多名优秀潮青中,有60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商会会员,同时肩负地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双重身份,应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政议政,充分发挥自身在行业资源、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提交高质量提案等形式,为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智慧和力量。
深圳市西南政法大学校友会是黄奕波服务的另一主要社团,他辞职后一直担任常务副会长。2013年,校友会成立了歌乐山会馆,面临经营困难时他挺身而出,担任负责人,让校友之家继续发挥服务校友、回馈社会的功能得以持续。
他兼任校友会秘书长时,建议校友会参考商会模式运作,会员按照不同职级捐款,被大家采纳,化解了校友会运营费用之困。
在黄奕波等一众人严谨、规范、细致的运作下,深圳市西南政法大学校友会获评5A社会组织,也是深圳所有校友会中首个获此殊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