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微博
入会流程 潮青商会简介 章程 组织架构 下载申请表 我的建议 在线入会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成员新闻

探索科技文化融合新模式丨李大西博士在深圳发表《科学、AI、艺术和创新》主旨演讲

新闻来源:深圳市科技文化创新产业促进会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9日 我要分享




日前,由深圳市科技文化创新产业促进会主办的"科技文化创新大家谈"专题学术讲座在深圳南山天健创智中心举行。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主席、深圳市潮汕青年商会荣誉会长李大西博士在讲座上作《科学、AI、艺术与创新》主旨演讲,与来自政企产学研界的代表共同探讨"科艺融通、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李大西博士在演讲中表示,科学与艺术是人类创造力的双翼,如同硬币的两面,共同根植于对深刻性、普遍性与永恒的追求。他援引李政道教授“科艺相通”理论,强调科学研究的严谨智慧能提升艺术表达的深度,而艺术创作激发的想象力则能突破技术创新的思维定式。李大西认为,“当AI技术开始解构《千里江山图》的笔墨韵律,当量子计算模拟出敦煌飞天的运动轨迹,我们正在见证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范式革命。”




对于当前科技伦理建设,李大西提出“双向赋能”理念。他认为,文化为科技注入向善的价值内核(思想灵魂),科技为文化插上全球化传播的翅膀(搭建全球化传播矩阵)。深圳作为科创前沿阵地,既要培育科学家、技术专家和科技企业家,更需要打造一支科创生态催化者队伍——他们兼具科学认知、经济思维与全球视野,是放大科技人才红利的核心枢纽。据了解,这类复合型人才已在深圳留学生创业园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成功孵化超千家高新科技企业,验证了人才跨界培养的实践价值。




与会专家交流讨论认为,深圳目前正以"文化软实力+科技硬实力"的双轮驱动模式,为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中国方案。李大西博士的主题演讲,梳理了科艺融通、科文融合的实践路径,也促成了与会嘉宾的多项合作意向。


资料链接:


李大西,1948年生于广东普宁,1975年毕业于广东师范学院,1980年赴美留学。美国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主席、中国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特邀海外列席代表、中国侨联海外委员、深圳市潮汕青年商会荣誉会长。


李大西博士曾从事高能物理和超弦理论研究,1991年后转向金融领域,曾任职于美国著名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公司、雷曼兄弟公司,参与多项重要IPO(首次公开募股)和风险投资项目。1997年发起组织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为科技与工商搭桥,为中国和世界搭桥。1999年,李大西与协会的核心成员成立创业投资公司,主要为留学生和科技工作者回国创业提供帮助。该公司参与创立的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是国内首家以中外合作形式组建的股份制留学生创业园,并首创“政府引导,留学生管理”的运作模式,已孵化了朗科、迅雷、光峰科技等1000多家企业,为中国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作出了非凡的成就。

不感兴趣:0 爱看:0 +1
相关新闻阅读
网站版权信息:Copyright(C) 2025 深圳市潮青传媒有限公司
深圳市潮青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64390号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 邮箱:szchaoqing@126.com
商会公众平台 商会微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