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微博
入会流程 潮青商会简介 章程 组织架构 下载申请表 我的建议 在线入会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潮青大学堂

百战归来再读书:马化腾爆料腾讯史上最大的三次困难

新闻来源:潮商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5日 我要分享

10月22日下午,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参加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016清华管理全球论坛,发表了演讲并与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进行对话,就自己的成长经历、腾讯发展历程中经历过的困难以及微信诞生背后的故事,进行了分享。

在谈到自己的个人时,马化腾表示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天体物理,喜欢研究宇宙的知识,并称“看科幻小说,会让自己有前瞻性。”在学习计算机的时候,马化腾爆料称成绩在班里排在10名左右,而且自己往往更加在乎课外的项目,认为课外项目比课上学习的东西多。

初入社会的马化腾对软件非常有兴趣,在深圳创建了自己的电脑公司,主要工作就是“装机”,当时与自己同行的人都是小学初中学历,马化腾认为这样下去自己会被社会淘汰,因此决定去到大企业里进行锻炼。


 马化腾称,因为自己会写C语言,在当时,懂计算机和通信的人很少,所以自己很幸运地在毕业前三个月就找到了实习单位。

虽然没有就读天文专业,但是马化腾对天文领域依然非常感兴趣。马化腾表示,直到现在天文对自己依然有正面的影响:“会觉得自己很渺小,对稳定自己的心态有很大的帮助。”

在对话中马化腾回忆了腾讯发展历程中遇到了最大的三次困难。

第一次是初期融资期,在发展初期团队投标失败、用户疯长,没钱买服务器,这是最难的时候。但这种困难也迫使腾讯团队从很早就想怎样有造血的能力。

第二次是跟MSN竞争。“别人都认为你死定了,只是什么时候死而已。最后还是挺住了,我们的产品做的比国外的产品更适合中国人使用。”马化腾回忆道,能赢得MSN之战主要在于QQ结合中国的网络环境和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做了很多优化。

“当时中国的互联网服务分几个板块,网速也很慢,我们针对中国奇怪的网络结构做了大量优化,让三个网之间能互联互通,这样用户之间使用体验会更好。当时我们传文件速度很快。我们还有聊天室,聊天室对社交产品的冷启动是很重要的,还有头像的个性化。都是创新才能赢得竞争对手。”

第三个坎是五年前微信诞生之前,新浪微博从社交媒体转向社交网络,带来了很大压力。



马化腾还介绍了微信诞生的细节和故事。

“当时为什么会有三个内部团队做微信产品,这要谈到内部组织结构的问题,原来QQ是我们另外一个事业群,有新的机会做手机上的IM让他们做理所当然。另外移动QQ也在做。所以原先先天的结构不合理,后来我们也迅速做了调整把产品聚拢。各类产品,包括新闻、游戏原来PC和移动都是分开的,后来聚拢到一块。”

“另外一个就是在广州的QQ邮箱的团队,很早接触移动办公。当时我们就想能不能在QQ邮箱开发一个APP,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很方便的用手机邮件。当时就让这个团队研发手机邮箱,最后微信的机会一出来,就是这个团队五六个人把手机端的邮件系统改成微信。所以微信其实是一个邮件系统,只是快速的短邮件,后端的服务器就是原先邮箱的团队。这个团队用了一个多月就出了一个原型,张小龙带领这个团队,也有很强的产品能力。”

“微信刚出来的时候数据不好,起不来,真正的启动有几个因素,一是语音,国外同类产品没有这个功能,有这个功能之后迅速火爆,第二是跟手机通讯录的整合,把通讯录互相匹配,最开始启动是把QQ的关系链推过去让它生存,但是把手机通讯录导过去会导入很多高端用户,增加黏性。”

在对话中,对于钱颖一院长提出的管理风格问题,马化腾表示,自己是一个典型的理科男,最开始并没有开一个公司、领导别人的想法,最初的想法就是做个产品给别人用。

最初开公司的第一步就是先找合作伙伴,这样可以弥补自己的缺陷。

马化腾回忆道,“我对产品比较在行,张志东绝对是学霸,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很强。陈一丹是政府部门出来的,对政府接待、行政、法律很了解。曾李青长得像老板,我的名片写的是工程师,出去别人握手先跟他握。”

总结起来,马化腾认为自己的管理风格是:用好每一个人的特长,有时候会有争议,会倾听大家的想法。

当内部产生分歧时,马化腾表示自己的管理风格是,“我说服人的方式是听你讲,然后引导,最后别人会觉得主意是自己出的,但其实是我引导出来的。有时候管理需要这样,我的风格不是强势的,不是一言堂。腾讯的风格也是这样,比较民主,比较有多元的声音。”

不感兴趣:0 爱看:0 +1
相关新闻阅读
网站版权信息:Copyright(C) 2025 深圳市潮青传媒有限公司
深圳市潮青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64390号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 邮箱:szchaoqing@126.com
商会公众平台 商会微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