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微博
入会流程 潮青商会简介 章程 组织架构 下载申请表 我的建议 在线入会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潮青大学堂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未来九大发展趋势的探析

新闻来源:宋丁茶舍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4日 我要分享

自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今年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国家战略部署以来,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走向就受到国内外的极大关注,与时下被全国高度关注的雄安新区共同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抓手。我在此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九大发展趋势的初步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中央将投放特别政策推动生成全球顶级湾区经济带

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极为敏感的时刻,一方面,国内经济连续数年下滑,面临全面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全球化正在遭遇强大的、来自发达经济体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深度负面影响中。中国急需孵化全新的、能够引领、带动中国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并能够在全球化发展中代表中国在国际上起到重大引领作用的、新型的核心区域经济发动机,粤港澳大湾区正是这样的地带。

粤港澳大湾区不同于传统表述的珠江三角洲,从国际角度看,三角洲更多地是一种大江大河入海口的地形地貌表达词汇,而湾区更符合国际经济区的概念和内涵,例如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悉尼湾区等等。而国际大型湾区往往是国际经济和金融的枢纽地。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湾区就是粤港澳大湾区。

    我认为国家此次明确且率先提出启动粤港澳大湾区总体规划,是有着深刻的国家战略考量的,规划本身就构成特别性的国家政策。香港作为现成的国际化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其在大湾区内甚至国内的价值和作用远没有发挥到位,急需通过大湾区融合释放香港的巨大潜力,但香港毕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国家利用大湾区融合能够最大限度释放香港深层能量,但选择香港直接担纲大湾区融合的单一主角显然不现实。毗邻的深圳以及大湾区其它城市已经具备了与港澳实施大融合的条件,此时实施大湾区规划是水到渠成。大湾区大融合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引领作用。

    

   二、港澳回归二十年后将通过大湾区融合探求全新共生共荣模式

    香港已经回归祖国二十年,澳门也有十八年了。随着内地经济的迅猛发展,港澳回归前的优势已经明显减弱,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弱势反而凸显出来。这个过程太快,香港有点不适应,所以近年来出现一些政治动荡,影响了香港的稳定。事实上,香港必须正视一个现实,继续按照一线封闭式的独享模式发展已经不可能了,过去二十年香港得益于与内地的转口贸易、产业转移、大规模投资等,未来则需要大幅度开放经济,特别是发挥香港的深层优势,例如国际市场、法律体制、管理运作、金融产能等等,而改变的最佳路径首先是与大湾区内的深圳以及其它城市实施全方位的、无人为障碍的大融合,在大融合中探求香港全新的共生共荣模式,这一点已经刻不容缓。只有做好这一步,香港才能解决目前的发展困境,才能更大力度向全国渗透香港深层优势。

    我们欣喜地看到,香港的确在坚韧挺进。在深圳前海,港资进入的速度在加快,投资规模也不断加大。搁置了多年的河套地区的合作也正式启动。希望在未来大湾区的发展中,香港有更多的惊喜给到大家。

 

三、大湾区将凸显环珠江口岸带的地位和价值

    大家已经注意到,国家层面第一次认定以“湾区”概念而不是以往的“三角洲”概念来编制规划。显然,这不是文字游戏,从全球经济格局看,湾区往往是经济成长的优良空间,特别是一些大型海湾区,成长为世界经济的支点。中国的一些重要湾区,例如环珠江入海口湾区、环长江入海口湾区、环渤海湾区,目前的湾区经济和湾区融合程度都与国际大型湾区有不小的差距,的确需要进行湾区经济的大融合。

显然,粤港澳大湾区此次的规划将凸显环珠江口岸带的地位和价值,这个口岸带是有一定纵深度约束的,指以大湾区海岸线为基,向陆域推进大约50100公里范围而形成的环湾地区,包括香港、深圳、东莞、广州、佛山、中山、珠海及澳门。未来这个环湾片区必然大幅增强其经济融合度、开放度和集约度,成为大湾区的基石空间。而环湾片区以外的100公里范围将成为大湾区的外围片区。

需要指出的是,广州南北狭长,北部已到粤北片区,在大湾区空间概念中,并不适合全境划入大湾区的环湾片区。正如上海把发展重心倾向浦东、天津把重心倾向滨海新区一样,显然广州在大湾区发展中,应该进一步提升南沙地位,作为广州在大湾区的重心所在。

 

    四、深港共同构建大湾区中央国际都会区

    深圳和香港毗邻,随着深圳经济的一路高歌,两地经济的落差在日益减弱,深圳不但在发展速度方面大幅领先香港,甚至在产业结构、高科技等领域已经远超香港。2016年,深圳GDP1.93万亿,同比增长9%,而同期香港GDP2.34万亿,同比增长1.5%。如无意外,今明两年深圳经济总量就将超越香港。此时,两地已经无需比较快慢、高低,而是要通盘考量,如何抓住国家钦定的大湾区战略,真正放下包袱,放松心情,合力打造大湾区中央国际都会区。这已经不是深港两地的独立选择,而是国家的战略定位。大湾区很大,数万平方公里,一定要有中央都会区引领,从大湾区的空间特征、产业聚合、城际关系、国际价值看,显然中央都会区是深港两地共同组成的联合空间。这就需要两地认真总结以往二十年的深港关系,按照大湾区整体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效推进两地的融合发展,为大湾区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核心基础。

 

    五、大前海将以东方曼哈顿定位成为大湾区核心地带

    如果说,深港联合构成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央都会区,那么深圳的大前海片区就是以东方曼哈顿定位的大湾区核心地带。纵观世界上任何一个国际大湾区,都有这样一个核心地带,它以国际金融中心为基础,包含了所有可以代表国家实施国际辐射和影响的高端产业链。大前海是当今国家全球化战略的核心试验区,担负着中国人民币国际化、国家金融改革实验的历史重任,尽管在目前,它暂时和香港中环的国际地位以及金融势能还难以相比,但未来必然后来居上,在大湾区内部无可替代,目前已入驻国际国内企业12万多家,总计投资规模超过5万亿。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前海已经不单纯为深圳所有,而是大湾区的大前海,它将与大湾区内的香港中环、深圳福田中心区、广州天河CBD等区域金融高地形成良性互动,共享大湾区国际化成长的红利。

 

    六、大湾区将形成以东岸中轴为主轴线的三轴架构

    我们注意到,粤港澳大湾区尽管有湾区概念,但是,从现实发展情况看,显然大湾区东岸的发展远远高于西岸,事实上已经形成大东岸纵向的城市轴线,从南到北依次为香港、深圳、东莞、广州。这条主轴线集中了大湾区最重要的城市、金融、物流、科技、信息、文化等经济发展要素,其经济总量占据了大湾区经济总量的80%以上,是西岸的六、七倍。显然,东岸纵向四市将形成大湾区的中轴及主轴。同时,未来大湾区将以中轴为基础,向东、西两面延伸,形成中、西、东三大轴线发展空间架构。西轴城市群由南向北包括:澳门、珠海、江门、中山、佛山、肇庆。东轴城市群目前相对薄弱,深圳东进战略事实上在强化大湾区东轴的总体部署,我认为可以把邻近的河源和汕尾包含进来,形成自南向北由汕尾、环大亚湾区、惠州、河源组成的东轴城市群。中轴压阵,三轴互动,大湾区将呈现整体良性发展的格局。这个构想可能与当下流行的“港澳+珠三角九市”的大湾区定位不太一样,也不一定容易让未来的大湾区规划接受,但我认为这种发展是一种客观趋势,主轴必然强力辐射东轴区域,东面不能太弱,必然有东轴形成。当然,为了避免大湾区由此变得面积过大,可以考虑像当年珠三角规划纲要那样把肇庆部分边远地区划出珠三角范围,这次的大湾区定位也可以把汕尾东部、河源北部、肇庆北部、江门西部地区划出大湾区,以保障大湾区区域内部经济融合的紧密性及合理性。

 

    七、深圳将以产业创新驱动引领大湾区成为中国新经济发动机

    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内,近年来深圳的发展最引人注目。作为国家设定的改革开放经济特区,深圳一直在改革和发展上走在全国的前列,目前,深圳不仅在经济总量上即将超越广州和香港,更重要的是,深圳的产业结构实现了全面升级,明显领先于香港以及国内其他重要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和广州。深圳营造了国内最优良的市场环境,坚持走城市创新发展的道路,培育出了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大疆科技、华大基因、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一大批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企业,这就是深圳多年来一直占据中国城市竞争力榜首的内在原因。加上国家启动的大前海金融试验区及其他重大的国家改革试验任务,这就足以表明,未来的大湾区融合,深圳无可避免地将成为以产业创新驱动的、引领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城市以及中国新经济发动机,将联合香港、广州两大中心城市,为大湾区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轴心区做出重大贡献。

 

    八、大湾区未来因人口、资金持续多年净流入将成为中国最活跃经济区

    近年来,中国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大经济带仍然在享受人口和资金动态集中的红利,京津冀现在出了个雄安新区,必然引发人口和资金的进一步集中;长三角相对平稳,但上海近年来曾经出现人口负增长。集中速度最快的还是珠三角,特别是其中发展最快的深圳,2015年常住人口净增60万,201653万,而资金方面,深圳在2016年初的本外币存款总额一举突破6万亿大关,成为全国仅次于北京、上海的第三大金融中心。大湾区各市中,港澳两地由于严控导致人口增长较慢,但其它城市的人口和资金量都不同程度保持较快增长。按照目前的人口、资金动向,未来若干年内,大湾区必将持续保持人口和资金的净流入状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区以及最强有力的经济引领区。

 

九、大湾区将对泛珠区、南海以及一带一路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从粤港澳大湾区向外延伸,大湾区的成长不但将深刻带动和影响广东的粤东、粤北和粤西地区的发展,还会深刻影响更广域范围内的发展,这些广域地区包括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南海地区以及一带一路战略涵盖的亚非欧地区。

以往多年中,以珠江为脉,以珠江三角洲为龙头,形成了港澳加上南方九省区的“9+2”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地联手互动,推动经济和民生的发展。现在,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强化和改进了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格局和经济脉络,必将对泛珠区未来的发展产生更多实质性的渗透和影响。各省区显然会抓住国家启动粤港澳大湾区大融合的重大机会,有效推动本地区的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频临中国南海,而南海地区对于中国未来的国际化发展和全球化战略承担着极为重要的国家使命。处理好南海目前存在的国际争端,保持南海的和平稳定和经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不可替代的领头羊作用。相信大湾区规划将对此有深刻阐述,大湾区也将全力以赴做好与南海发展全面对接的充分准备。

历史上,大湾区一带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湾,在国家推出的一代一路战略引导下,大湾区的大融合必将把一带一路战略全面体现进去。未来的大湾区将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北非、欧洲各国深化贸易、基础设施投资、公共服务合作以及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

不感兴趣:20 爱看:23 +1
相关新闻阅读
网站版权信息:Copyright(C) 2024 深圳市潮青传媒有限公司
深圳市潮青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64390号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 邮箱:szchaoqing@126.com
商会公众平台 商会微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