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科主席王石:伟大是熬出来的
新闻来源:春城晚报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9日 我要分享
图片来源:中国总经理网
昨日下午,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王石在“美丽商业:平衡价值与利益”的焦点讨论上表示,既要坚持底线也希望能够做大是要熬的。企业家除了赚钱,还应该有信仰。如果缺少了信仰,把信仰当做GDP,把信仰当做为了赚钱,把一切牺牲了,这是很糟糕的。
王石 培养信用价值体系
一位听众提问:我是搞通信的,在企业发展中,我现在如果坚守我的底线和伦理价值,我做一个亿,会做得很好。但是如果我突破底线,我可以做10个亿,20个亿,我该如何选择?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王石亮明自己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是说,你突破底线能做10个亿、20个亿,你突破底线能做100个亿吗?1000个亿吗?假定您做到1000个亿,你能守得住吗?底线是要坚持的,你坚持了底线,才能做到100个亿、1000个亿,才能发展。
第二个观点,坚持底线也能够做到100亿、1000亿的,那要熬的。伟大是熬出来的。
我们企业家应该有信仰。中国现在的问题是普遍的信仰缺失。谈我们美丽的商业,如果缺少了信仰,把信仰当做GDP,把信仰当做为了赚钱,一切为了赚钱和GDP,把一切牺牲了,这是很糟糕的。我们更应该自我检讨,如何从野蛮成长到赚钱盈利承担责任,培养我们信用的价值体系,我们过去存在很大问题,就是我们的信用危机。
黄怒波 会考虑去昭通考察
在“美丽商业”焦点论坛上,中坤投资董事长黄怒波表示,征服了死亡的恐惧每个人都伤痕累累,这就叫美丽商业。会后,他简短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谈及本报曾报道过的其与普洱市签订的500亿高端旅游休闲度假项目,黄怒波表示,旅游地产是未来地产业的方向,尤其在云南这样山青水绿的地方,旅游地产更是前景无限。之所以选择在普洱投资,看中的不只是云南的购买群体,更有全国乃至全世界对云南的关注,关注就是生产力。
黄怒波表示,中国的城镇化速度非常快,尤其在旅游地产开发方面,中国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旅游地产还有一个特质就是不可替代性,旅游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景,所以从长远看,不容易形成泡沫。
焦点论坛结束之时,云南红苹果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瑜琼盛情邀请台上几位嘉宾去昭通考察风土人情,会后黄怒波表示,相信一定会有机会联合与会企业家一起去昭通走走。
朱新礼 只卖果汁不卖汇源
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新礼说:“中午的时候,有媒体朋友看见我,他说,朱总你汇源果汁还卖吗?我说我天天在卖。他说,不是果汁,是你的公司。周一晚上的时候,王石从美国打来电话,他说,朱总听说你的公司要把股份卖掉?我说没有的事,我没有在任何时候说把公司卖掉的话。”
汇源果汁在2008年的时候因为可口可乐出了一个很高的价钱买我们的这个股东的位置。我还有一个意图就是借助可乐这条船,把我将近40个工厂通过可口可乐卖到全世界所有可乐的体系里,这是有合同在先的,这样做对中国的果农和果园是有利益的。所以这4年以来,我一直坚持要把果汁做得更好,让渠道、产品更优化。
冯仑 公益让企业更美丽
万通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仑说,近几年来,我们思考更多的是我们跟社会的关系,就是美丽得你自己美丽,别人也美丽,如果你自己在屋里美丽,那这事没有办法证明,所以企业的公益化就开始越来越多。然后大家就朝着美丽走了,每年的公益慈善捐款就多了。现在所有国内私募公益基金的数量大概将近1800家,已经超过了此前公家公益基金的数量,但在美丽了以后,底线也要越来越高。本报记者 戴川
观 点
马蔚华 中国资本走出去面临双重机会
在国际资本市场唱空中国背景下,中国还有机会吗?中国在发展中如何吸收全球化资本?招商银行行长兼首席执行官马蔚华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过去30年,中国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据统计,现在对外资最有吸引力的10个国家中,已经有8个是发展中国家。”马蔚华表示,南亚的增长趋势还要高于东亚,中国企业面临挑战与机遇。
马蔚华给出一组数据: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利用外资和中国资本走出去的比例是18比1,现在已经上升为2比1,国际机构预测,今后这个比例还会发生变化,中国资本走出去比例还将增加,“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遇到困境,对中国资本走出去是很好的机遇。”
马蔚华认为,中国企业目前遇到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比新兴市场其他国家减弱等问题,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减少,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显得尤为重要,金融危机之后,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最好的时机。“经过金融危机,西方国家意识到不能只靠虚拟经济,还需要再工业化,但面临资金不足的尴尬,他们欢迎中国资本进入,这就是中国资本的机会。”
而新兴市场方面,在发达国家资本收紧的情况下,也很希望中国企业家带着中国资本走出去,让中国发展红利与全球资源形成更好结合。(首席记者 杨抒燕)
对 话
想成为企业领袖
一定要脚踏实地
昨晚9点半,绿公司年会的重头戏之一“马云夜话”上演,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回答了现场参与者的提问。
提问:什么是“商业的未来”?
马云:谢谢!这题目有点大,商业的未来,我不知道从哪儿讲起。我是94年年底开始做互联网,那时候很多人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做任何事,今天会成功的事情,我不会做。10年后成功的事情,我会特别有兴趣,因为坚定了方向,一步一步往前走。
未来的机会大挑战也非常大,我觉得互联网还有十年可以做,当然这未必是对的。所以我认为未来三十年,比前三十年更有挑战。
提问:中小型企业如何发展?
马云:不要妄想别人的企业能够帮你带成大企业,没有人会帮你的。世界就是这样,全靠自己努力,努力也得有运气。有时候碰到运气,就像郭靖吃了一条蛇的血一样,就成功了。现在世界上失败的案例差不多,失败的人、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一些秘诀,所以不要期待谁会帮你,你自己帮自己,才是最大的帮助。
提问:作为一个未来领袖来说,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潜质?
马云:应该要脚踏实地,是平凡也好、是伟人也好,都要脚踏实地。不能把梦想变成空想、乱想。很多人的梦想都经受不住考验,人家说东就是东,西就是西。所以梦想也得脚踏实地。本报记者 陈伶娜
论 道
中国制造业
发展要“放水养鱼”
最新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研究报告中,中国的制造业在当前和未来5年内均被视为竞争力最强劲的国家。但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使得“中国制造”的魅力光环逐渐消退,“中国制造”的明天在哪里?
刘永好
转型变革让国内外并行
新希望集团近年来迈开了其全球化步伐,该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论坛上表示,经过30多年的努力,公司在国内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如今也开始加快了在全球的投资步伐,目前在南非、土耳其、巴基斯坦、俄罗斯、印度等国都已经或正在进行投资。中国的养殖业门槛低,竞争充分,但具有中国企业勤奋努力的基因,在国外的投资也显现出了一些优势,“别人每天干4小时,我们干8小时。”目前在国外的投资回报率和利润率甚至高于国内。他表示,希望海外的投资与国内的投资发展双向并行,共同发展。
而对于制造业的前景,他认为,越是传统产业,越需要创新与变革。
周成建
互联网不是克星是福星
随着淘宝大军规模的扩大,很多实体店沦为网购者的“试衣间”。“无论怎么活,都要活下去”,对于这个问题,上海美特斯邦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成建乐观回应。他表示:“其实我个人认为,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产业,什么样的产品,核心是产品品质的问题”。
周成建表示,如今制造业需要面对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发展;面对国际化的竞争,即全球制造业升级;面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变化。这对于固有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是一个颠覆,但同时也是机会。只要企业拥有创新能力,互联网就不是企业的克星而是福星。
杨绍鹏
放水养鱼激发创业热情
海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绍鹏认为,中国的制造业最大问题在于:“现在谁还有创业的激情?谁还想创业?如果大家都不想创业,20年以后,还会有大的企业出来么?”如果没有从零开始,就没有中国制造业的前途。如今,企业面临众多门槛,这不仅仅是企业的问题,还是社会环境的问题。只有“放水养鱼”,激发对于制造业的创业热情,让创业者的梦能够实现,才会有中国制造业的未来。
刘积仁
中国制造业未来是创新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表示,中国企业家在过去的30年间,几乎都是和一个不完美的环境在争斗着,而每一次都是以胜利的结果来总结我们自己的问题。同样再一次以新的埋怨和压力,来看待我们新的发展。所以相信中国制造业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而拉动力是创新。(记者 陈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