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大师约翰·邓普顿的疯狂逆向投资思维
新闻来源:中国经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30日 我要分享
最著名的逆向投资者邓普顿
摘要:作为上个世纪最著名的逆向投资者,邓普顿的投资方法被总结为“在大萧条的低点买入,在疯狂非理性的高点抛出,并在这两者间游刃有余”。他用一句经典的话总结市场的规律:“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毁灭。”
在大萧条的低点买入,在疯狂非理性的高点抛出
约翰·邓普顿是比波顿更为老资格的逆向投资大师。他的邓普顿成长基金从1954年到2004年的半个世纪中,取得了13.8%的年度回报,同时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收益为11.1%。
作为上个世纪最著名的逆向投资者,邓普顿的投资方法被总结为“在大萧条的低点买入,在疯狂非理性的高点抛出,并在这两者间游刃有余”。他用一句经典的话总结市场的规律:“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毁灭。”
作为一家投资全球的基金集团,邓普顿的投资特点是在全球范围内梳理、寻求已经触底但又具有优秀远景的国家以及行业,投资标的都是被大众忽略的企业。他经常把低进高出发挥到极致,在“最大悲观点”时进行投资。
1939年希特勒入侵波兰,邓普顿立即意识到世界大战即将爆发,战争可以把美国带出大萧条。于是他在萧条与战争的双重恐怖气氛中,借款1万美元购进在纽约股票交易所和美国股票交易所挂牌、价格在1美元以下的公司各100股。在这总共104家公司中,34家正处于破产状态,其中4家后来分文不值,但是整个投资组合的价值在4年后上升至4万美元。
1985年,由于高通货膨胀和政治因素,阿根廷的股票市场出现严重的衰退。邓普顿认为这是一个买进股票的好机会,大肆购入那些他认为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的股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4个月内通过了一项援助阿根廷的计划,邓普顿的股票轻松上涨了70%。
1997年,由于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和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亚洲的股票市场几乎崩溃,而邓普顿抓住机会在韩国和亚洲其他地区投资。1999年,亚洲股票市场恢复时,邓普顿同样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低价买入,绝不盲目跟从大部分人。"低买高卖"是知易行难的法则,因为当每个人都买入时,你也跟着买,造成"货不抵价"的投资。相反,当股价低、投资者退却的时候,你也跟着出货,最终变成"高买低卖"。”邓普顿曾经总结自己的十六条投资原则,这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