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创二代"的掌门生涯(下)
新闻来源:荆楚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0日 我要分享
逐梦新兴行当 用行动来正名
武汉的“少帅”们,与其父辈的教育背景、视野根本上有差异,也有闯劲、有想法,不想局限于家族产业的守成,更多的是想自我实现,自立创业。正如许哲所言,“IT、通信、传媒、动漫、投资类新兴行业才是我们的逐梦乐园”。
1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区内,走道被改装成色彩跳跃的塑胶跑道,来自上海、深圳及武汉本地的近百名网游开发高手汇聚一堂,26岁的掌门人——网络科技公司的董事邝幸笑容腼腆。“我们这代人,谈到创业英雄,必说比尔·盖茨,劳伦斯·埃里森。我14岁读他们的自传,要创业,离不开IT偶像的力量。”虽然顶着富二代的标签,但邝幸大一创业,从零起步,如今创下2500万资产规模的骄人成绩,正在用行动为“创二代”正名。
对于儿子的培养,这位1990年代在武汉资本市场呼风唤雨,如今掌管着20多家分公司的邝父可谓用心良苦。“邝幸读高二那年,我没有让他参加高考,反而让他远赴英国求学,随后赴澳大利亚攻读硕士学位。在此期间,他每月的生活费两千澳元。这两千澳元拿得不容易,月初必须拿出使用规划,月末还要写报告,解释这些钱的用途。只有当他缺钱时,他才会想着去挣钱。”为了培养儿子的商业敏感,身为集团董事局主席的父亲把训练提前到了高中时代。
少年时在家琢磨386电脑,14岁拥有第一台笔记本,玩游戏、学编程,年少的邝幸对计算机着了迷,大一勤工俭学,他给人送报纸时发现,不少公司都因为人工费太贵而不舍得建网站。邝幸主动揽下了一笔网站开发业务,收到了1000多英镑的报酬。暑期回汉,他租来民房鼓捣着创业,第一年下来,赚到了第一桶金——25万元。
创业之路也是一波三折,初期顺风顺水的邝幸很快就面临险境,随着几个项目的失败,25万元“头桶金”几乎赔光,大三这年,邝幸倾力打造新的网游项目——咕噜岛,又面临资金断供。按照老规矩,跟父亲借的30万元启动资金得写借条才能领取。然而,国内团队突遭挖角风波,导致上线周期一拖再拖。
“我做资本市场出身,当然知道何时该止损,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例外”。当邝幸再次遭遇资金断供之际,邝父断然拒绝再投资。
面对父亲的拒绝,邝幸会抱怨他的无情吗?没有。
“父亲是最好的导师,何不学习他,用手上的项目找资本运作想办法?”虎父无犬子,父亲在资本市场的风云手段,邝幸也学到了几分皮毛。棋分两步走,一方面,邝幸开始联络国内知名网游公司进行商务运作,另一方面,他在回国创业的同学中寻找股东,以参股的形式对项目进行投资。
首战告捷!两次增资,共募集资金200多万元,盛大和巨人也提出以投资换股权的形式进行合作。有了预付版权金,邝幸将游戏分拆成国内和国外版,卖了480万元。“我每拿到一份大代理产品合同都会去做一次融资,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了资金链断裂,老爸的投资早就提前还清了。”
对邝幸显露出的IT天赋,尽管脸上强装不屑,父亲内心却十分宽慰,“毕竟他才大三,将来,他爱干哪行都行,任由他充分发展。”
伴随孤独成长 低调是人生哲学
“少帅们”相当低调,内心也很孤独。“能否不用富二代这个词来称呼我们?因为这个词不免让人想起年少多金的纨绔子弟。炫名车、泡美女、嚣张跋扈、不可一世……事实上,我们都是很努力、很向上、很有责任心的一群人,不是大家凑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我们的跑车是自己赚钱买的。”22岁就成为一家资产过千万元公司老板的陈豪说,“我承认,我的圈子里有一掷千金的纨绔子弟,但大多数还是积极向上、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任何一个群体,都是复杂的,我们也是!”
采访陆新时,他显得低调而亲切。“叫我小新就好,朋友都这么叫。”陆新不愿曝光真实姓名,虽然喜欢扮老成,但出生于1983年的他却长着一张纯净的娃娃脸。陆新家的企业创办于1991年,从武昌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小店,到如今成长为全省行业内的龙头老大,提起他们家的品牌,全国也有很高的知名度。作为家里的长子,按现在流行的说法描述陆新,就是三个字:高富帅。
陆新说,学生时代,他特别羡慕同龄人,“父母常常在外忙事业,我是保姆照顾大的,没吃过妈妈做的饭。从小学到初中,爸爸从没完整地参加过我的家长会,常常是和老师打个照面就走了。”2007年从英国留学回来,按父亲的培养计划,陆新先被安排到汉口一间分店实习半年,然后到公司市场部做经理助理。虽然有意低调,但公司里的员工都毕恭毕敬地称他为“小陆总”。
回国后的前几年,包围着陆新的是强烈的孤独感。以往的朋友、同学大多进了公司和单位当职员,“大家在一起就是喝酒、看球、打牌,没什么共同话题。人生的道路截然不同,关心的事不一样了。”
陈豪说,即便在婚恋问题上,“选择范围比你我所设想的,要小得多。”许多人只是埋头工作工作工作,业余生活很“宅”,“基本上靠一根网线与外界连接”。通常的玩伴,要不是相识多年的发小、同窗,要不就是具备相同背景的“富二代”们,因为这样,安全、轻松、无负担。“难以认识圈外人,跟圈内人也不太可能,因为圈内有许多同龄人都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下,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应付接班大业上。”
挑战来自转型 父辈重在鼓励
尽管“子承父业”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二代少帅在磨砺、挫折面前也显得娇嫩了一些,但他们正在努力地用行动证明自身的价值。二代少帅的表现,也开始让人们看到“富过二代”的希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带给少帅们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企业转型升级。湖北产业正处于加快转型期,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诸多挑战。新一代接班人要实现顺利接班,将面临打造新型产业、建设新团队、再造管理新流程、建设企业新文化等一系列新的挑战。
2008年金融危机,陆新说家里的企业受到点影响。他意识到,公司必须转型。“产业转型这样的问题,公司里没有其他人会考虑,只有我来考虑了。”陆新透露,像他们家这样的连锁经营实体店,赚了钱就买商铺购设备,钱变成了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基本靠银行,一遇民间资本危机,人人谈钱色变。“在上海有个朋友开担保公司,红火的时候一天要进出几个亿,可也是说出事就出事了。”他为自己找到了奋斗的新方向,浑身是劲。
在父亲的引荐下,陆新接触了一些房地产企业老板。2009年,一项全国性的艺术大赛落地湖北,他认为对从事艺术器材经营的家族企业来说,是一个机会。和父亲交流后,这一想法得到了认同。凭借父亲的资源,公司最终和一家房地产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承办了该项全国大赛的湖北分赛区赛事,家族品牌知名度骤增。与知名活动嫁接,目的就是推广我们的品牌文化。
目前,陆新已经全权负责公司品牌营销业务,对父辈的事业,他有着自己的全新理解。“任何一个没有被互联网改造的行业,都即将被互联网改造。我的下一个目标,是加强公司的网络营销,将企业品牌更深的植入到大众心里。”
对冯钧而言,他和父亲三年的磨合,如今关系已有较大改善,目前公司日常事务全由他来主持,“父亲已开始交班,大约已交了一半。毕竟是家族企业,对我来说,是否高薪并不是那么重要。等将来自己有一定实力了,再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说。物业公司是冯钧在父亲原有房地产生意上开拓的新领域,目前收入稳定,成为公司一处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也是接班之后,冯钧受到父亲肯定的一个方面。“这给了我很大的成就感。”冯钧说。
“少帅”们的生活状况
学历 研究生以上的占17%,本科占78%。他们所学的专业中,经济管理和商科所占的比重为59%,以下依次为理科(17%)、文科(14%)、工科(10%)。接受深度访谈的“富二代”们在解释选择专业的原因时,提到无论是父母要求还是个人选择,都考虑了未来接掌企业的因素,所以大部分人选择了经济管理和商科类的专业。受访对象中,52%的人有海外留学经验,其中欧洲留学的占到43%,22%的受访者在美国留学。
经营理念 有49%的受访者不赞同父辈的经营理念,但能和他们有效沟通;还有44%的受访者基本赞同父辈的经营理念,持“非常赞同”和“非常不赞同”观念的各占4%和3%。
消费 接受采访的“富二代”收入普遍都很高,但也有25%的人月收入低于8000元。同样,根据对他们的消费情况进行的专门统计,月消费水平在5000元至10000元的占多数,为53%;10000元至20000元占17%;20000元以上的占6%。通过进一步分析,这些受访者每个月的消费中比例最大的是工作应酬,占38%;其次是休闲娱乐,占29%;排在第三位的是进修费用,占16%。
业余生活 业余生活中排在前三位的活动分别是聚会泡吧(33%)、户外活动(28%)、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