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微博
入会流程 潮青商会简介 章程 组织架构 下载申请表 我的建议 在线入会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潮青大学堂

武汉“创二代”的掌门生涯(上)

新闻来源:荆楚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0日 我要分享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财富阶层的这一遗传学令人着迷。“创二代”,一个极具标签意味的名词,他们是普通民众眼中“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一代。年轻、富有,是公众对这一群体的第一印象。近年来,随着父辈逐步进入退休年龄,湖北已迎来民间财富从第一代创业者向第二代转移的高峰期,我省将有上千亿的民间财富正处于或将进入这样一个交接过渡期。新陈代谢,无从更改。湖北商界的“创二代”们,正逐渐接过父辈的财富与权杖,走上前台。

父辈理想很饱满 儿子现实很骨感

8:10,到达公司;

8:45,人力资源专员请示员工招聘问题;

9:05,与工程部人员一起审核二期开发图纸;

9:30,物业公司负责人前来请示……

3月2日,周五,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冯钧(化名)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今年26岁的冯钧目前身兼三职——蔡甸一家房地产公司总经理,武汉一家物业公司及一家广告公司的董事长。

公司规定的上班时间是8:30,冯钧一般会提前半小时左右到办公室,“是想垂范”。

两年及更早之前,冯钧的生活并不是这样。

冯钧的父亲早年靠承包市政工程起家,是蔡甸区有名的“工程大王”。从商很辛苦很累,父亲并不希望儿子将来也步自己的后尘。按照父亲的“设计”,冯钧好好读书,等大学毕业后,进当地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拿一份稳定的工资、过一份安稳的生活。然而,父辈的理想很饱满,儿子的现实却很骨感。“为了我读初中、高中和大学,父亲没有少求人,少花钱。”冯钧说。

在冯钧看来,根本不想“在父亲的阴影中生活”。大学毕业后,他在外找过多份工作,包括保安、施工员等,月薪最低的时候只有600元。“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只要摆脱父亲就行,工资高低无所谓。”

冯钧并非个案,商界中,不愿“接棒”的为数不少。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余明阳团队对国内182家在各行业排名居前3位的杰出家族企业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54个中国家族企业接班人状态加以剖析。结果显示,目前,仅有18%的“富二代”愿意并主动接班,82%的“接班人”不愿意、非主动接班。他们不愿意接班,有的是对严厉、小气、事无巨细、自以为是的父辈不满,有的是对传统产业毫无兴趣,有的养尊处优惯了以后不习惯被约束,有的是国外生活多年不适应国内风格。2009年底,《扬子晚报》报道了江苏吴江一位化名吴强的“富三代”因拒承家业,挥刀自断四个手指。

但现实不容商量,无论情愿与否,继承家业,是“冯钧们”无法回避的家族责任。

两代人观念冲撞 交班中摩擦不断

29岁的陆新(化名)几年前就有白头发了。

“别人总认为你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财富、事业唾手可得。如果你做得好,是应该的,你的成功靠的是你爸爸。做得不好,就是败家子。”刚到分店时,陆新压力很大,“所以,我必须证明自己的能力。”

半年后,陆新进入公司市场部,职位是经理助理。憋着一股要证明自己的决心,加上年轻气盛,当时的陆新对公司很多状况都看不惯。

企业内部有很多裙带关系,比如某个分店的经理和会计是夫妻,“会计若上班迟到了,她的上司看在经理的面子上,也不会说什么。这样的结果就是,其他员工跟着懒懒散散的。”

掌权之初,陆新想要整肃公司内部纪律,他向父亲提出建议。“我要带给他们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如果企业再这么继续下去,我们很可能会被市场淘汰。”但陆新的建议并没有被父亲采纳。

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没烧成功,陆新很不甘心。但父亲却不这么看:“他没有经验,太理想化,我走过了20年,公司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心里还是有底的。他留过洋,觉得外资企业里的那一套最好,但是,你想达到电视电影里那种上发条的工作状态,可能么?”员工们也不以为然地评价他:“小孩子家嘛,不用和他认真。我们只听大老板的。”

陆新对此相当委屈:“一代对二代的期望值很高,总是不放心,不肯放权。只有第二代超越他们时,他们才会认可。问题是如果你不放权,他们怎么能超越你呢?”

和陆新一样,冯钧也认为自己“生活在郁闷中”。

2009年初,冯钧的父亲转战房地产开发,开始在蔡甸从事中高端楼盘开发。冯父对冯钧“软硬兼施”,希望他能加盟。

冯钧也许拗得过父亲,但拗不过一个基本事实:自己是父亲唯一的儿子,庞大的家业需要自己去继承。最终,冯钧回到了父亲身边,担任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总经理。那一年,他24岁。

回到父亲身边,冯钧本以为可大干一场。但很快他就发现,很多情况下自己不过是一个挂名总经理而已,真正说话算数的还是父亲。为此,冯钧与父亲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一度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直到2009年4月,冯钧做了父亲后,才慢慢开始理解父亲,也多了一份宽容。“比如在父亲高兴的时候谈事,在父亲脸色不好的时候及时离开,避免正面冲突;通过写便条、发短信等方式与父亲沟通,等等。”冯钧说。

目前在父亲建筑工程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的汪吉(化名)这样形容父亲:跋扈专横,气场强大。

在他看来,以父亲为样板的这个群体,普遍都具有“强势权力人格”,白手起家,在政策风险和商海沉浮中赤手空拳打下江山。而作为企业的主导者、决策者、管理者,他们对自己的判断有着超出常人的自信,以及强烈的控制欲。他们很难容忍有人挑战他们,即使是他们的孩子。“他很少耐心地听我说什么,如果我哪一天胆敢起来反抗,结局也会像王永庆的长子——被放逐在外。”

要学历更要磨炼 初出茅庐饱受挫折

翻开湖北“富二代”接班人的履历,第一印象都是其“显赫”的留学背景。根据福布斯的统计数据,80%的“富二代”接班人都有海外留学背景,江浙一带的企业接班人更是占到了90%以上。

许哲的父亲在武汉经营着一家集团公司,从事高科技、节能材料、房地产等行业的实业投资,产业庞大。许哲中学时就被家人送到了日本,成了一名小留学生。“记得刚到国外,我几乎哭了一周,直到意识到哭得再凶,爸妈也不会出现时,我不哭了。”许哲说,这段经历让他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个性,也塑造了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尽管有着“海归”的身份、不错的学历,但从基层做起,更是这些“富二代”接班的必由之路。在接班前夕,湖北企业界接班的“富二代”无一例外地走过了同样的路——“洋”背景与“土”经历的磨炼。

胡伟的爸爸开着一家年销售万余吨工业涂料的公司,有100多个员工。从高二起,胡伟就被送到英国学管理。5年后,胡伟从利兹大学毕业回国后,直接到老爸的公司从基层做起:到树脂厂做了3个月工人,做记录,观测仪表;到采购部门当采购员,到营销部做销售。但胡伟始终弄不明白:为什么客户要拖欠货款,为什么逢年过节要去送礼。“他觉得最不能适应的就是,在英国酒吧里就能谈成的生意,在国内却要几经周折;法律规定不能拖欠货款,但不少人并没有依法办事……”

这种磨炼有时甚至还要“交学费”。

许哲大学毕业后,父亲自然而然地提出,让他回国考虑接班的事。然而,这个要求被许哲拒绝了,他在大学学的是动漫专业,这是他的兴趣所在。回国后,许哲到上海一家一流的动漫公司上班,做得有声有色。正当许哲庆幸着事业能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拉开帷幕时,家中突生变故,他的父亲大病一场,接班的事再次提上议事日程。

这一度让许哲相当为难,平日里不苟言笑的父亲推心置腹和他聊了一个晚上,最终,父亲想出了一个两全之策,即出资注册一家动漫公司,作为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让许哲回来做董事长,也作为整体接班的一个过渡。

然而,从一名动漫爱好者到动漫公司的董事长,快速转型是考验。动漫公司的经营并非一帆风顺:公司创立之后,由于经验不足,最初研发的几款产品均以失败告终,所有辛苦和投入都付诸东流。去年,公司新研发的一款产品才为公司创造出利润。

不感兴趣:0 爱看:0 +1
相关新闻阅读
网站版权信息:Copyright(C) 2025 深圳市潮青传媒有限公司
深圳市潮青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64390号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 邮箱:szchaoqing@126.com
商会公众平台 商会微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