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良贤领衔提出《关于请求支持练江流域综合整治的建议》,将练江列入国家重污染整治计划
新闻来源:深圳市潮汕商会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14日 我要分享
练江是潮汕人民的母亲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练江流域综合整治问题备受全国人大代表的关注。由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良贤领衔提出的《关于请求支持练江流域综合整治的建议》,得到刘昆、黄炳章、李丽丽等30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支持,建议将练江列入国家重污染河流整治计划,通过综合施策、科学治理、多管齐下,彻底整治练江。
现状:练江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
建议指出,练江发源于广东揭阳普宁市,干流自西向东流经揭阳普宁市和汕头潮阳、潮南两区,于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镇注入南海。全长71.1公里,其中揭阳市境内河段长29.8公里,汕头市境内河段长41.3公里。流域常住人口约430万,是广东省粤东地区第三大河流和重要的母亲河之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流域经济粗放发展,练江水质逐渐恶化,水体发黑发臭,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水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因为污染,练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黑河。(资料图)
附近居民在漂满垃圾的水中洗衣服。(资料图)
原因:“微容量、重负荷”十分突出
建议指出,练江流域资源环境条件先天不足,“微容量、重负荷”问题十分突出。人均地表水资源量仅为广东省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流域常住人口密度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倍,污径比高达5倍以上,入河污染负荷远超河流自净能力。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服装行业在流域经济中占比很大,且主要集中在印染、纺织等污染重、效益低的传统产业,结构型和格局型污染叠加效应凸显。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水、垃圾处理能力严重不足。
生活垃圾随处可见。(资料图)
水浮莲漂浮江面。(资料图)
行动:断源截污清淤排涝生态修复
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练江流域综合整治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先后多次现场检查督导练江流域整治工作,省政府于2015年出台实施《练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2014~2020年)》,大力推动练江流域整治工作。
近年来,我市坚持“先截污、再清淤、后修复”的原则,着力推进断源截污、清淤排涝、生态修复。特别是全面推行治污“河长制”、加快环保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更严格的环境准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使练江流域综合整治取得初步成效。据监测,2016年练江干流(汕头段)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1.58,比2015年下降37.05%。海门湾桥闸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均值分别比降33.95%、41.53%、42%。
海门湾桥闸。(资料图)
建议: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支持
练江是广东省水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已被广东省确定为重点治理的河流,也是环保部公布“十三五”期间水质需改善的控制单元之一。但由于练江污染程度重,累积时间长,治理难度大,加上地方财力十分薄弱,要实现到2020年消除劣V类水体的目标困难重重。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陈良贤领衔提出建议,一是将练江列入国家重污染河流整治计划,请环保部在编制练江控制单元水体达标方案、推广运用先进治污技术、推荐环保技术专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二是将练江控制单元达标方案列入国家项目库,请环保部和财政部在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安排方面给予倾斜照顾;三是将练江水利建设工程列入水利部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把防洪排涝与污染防治紧密结合,提高综合整治成效。
全国人大代表、金山中学校长李丽丽指出,练江水质长期处于劣V类,是我省水污染突出典型和重灾区,彻底整治练江是近年来练江流域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呼声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黄炳章也呼吁,希望得到国家层面的有力支持,多管齐下,加大投入,加快推进综合整治。
◎相关链接
练江流域综合整治情况
2015年5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练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2014~2020年)》,明确了七项主要工作任务和五大类重点建设工程。总投资322亿元,其中汕头223亿元,127项工程项目,分别是产业集聚工程2项53亿元,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程54项125亿元,河道整治工程35项34.4亿元,水源涵养工程18项5.9亿元,监管能力工程18项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