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坤铭:潮青的未来会更好
新闻来源:潮商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5日 我要分享
励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
国际潮青联合会的发起人之一
经受磨炼 事业有成
祖籍潮阳的刘坤铭,出生于香港。38年前,刘坤铭从香港到加拿大、美国念中学、大学。1981年,刘坤铭学成回到香港发展,最初从事电信行业,后来拓展至餐饮、旅游、地产行业,10年里,在世界各地先后开了20多家餐馆,事业发展顺风顺水。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席卷香港,股票和地产投资遭受重创。虽然,当时的刘坤铭没有直接在这两大板块投资,但急于扩张的他在台湾和美国收购了两家比自己电信公司更大的企业,资金一下子紧张起来;与此同时,由于移动电话更新换代太快,研发一时难以跟上,为此,刘坤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一时的投资不利没有击垮刘坤铭,反而给了他冷静思考的机会。之后,刘坤铭发挥潮汕人善于应变的能力,逐渐将投资重心转到金融、旅游、娱乐行业。随着香港回归和经济政策的调整,香港经济重新复苏,刘坤铭也逐步走出事业的低谷,再创辉煌。
“我觉得在人生处于低潮期时,不要气馁灰心,要相信自己能解决困难,无论结果怎样,都要倾情投入,努力去做,至少能给自己一个交代。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拥有一颗平常心是最重要的,因为很多时候,困难并不是冲着你一个人的,‘船到桥头自然直’。家人、朋友的支持,也会给自己很多力量。”刘坤铭说,经历挫折后,人会变得成熟一点,对人对事的看法也会不一样。
虽然在商场上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刘坤铭却笑称自己“依然年轻”,只是多了几分淡定。近年来,除了香港,刘坤铭的发展触角一直延伸到内地,甚至远离香港的黑龙江也成为他的投资地。
“随着中国大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金融、娱乐、旅游、地产行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很大,只要能在这里看到人家不能看到的东西,就能很好发展起来。” 刘坤铭认为大陆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奉献潮青 共谋发展
作为国际潮青联合会的发起人之一,刘坤铭在推动潮青事业的发展上一直不遗余力。“早在1996、1997年,我和庄学山、陈幼南、叶志光在一起谈到,全世界有很多潮州同乡会,可是潮青委员会却不多,如果能有一个平台,将全世界的潮籍青年聚在一起,增进交流,畅叙乡谊,互通有无,共谋发展,必能更好地把潮汕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刘坤铭说,“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们开始着手筹备,在1999年,终于在香港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刘坤铭出任了第一届大会筹委会的主席,之后,连续多年担任该组织的秘书长。2008年3月28日,在曼谷举行的第五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上,刘坤铭高票当选为第三届国际潮青联合会理事长。
第六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将于2010年底在汕头市举行。对于这次年会,作为第三届国际潮青联合会理事长的刘坤铭深感自豪:“这是第一次在家乡举办国际性潮青盛事,我们有信心把它办好,也一定会把它办好。这也是给海外潮人一个回家乡的机会,让他们更清楚自己的‘根’之所在。”
“我们都看到,国际潮青联谊年会的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逐步接近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我感觉我们这一步是走对了。”一路走来,刘坤铭对潮青的感情愈发深厚,对潮青的未来也满怀憧憬和希望,“青年的力量是无限的,潮青这个群体的力量更是不容小觑的,如果能将各地潮青的力量凝聚起来,一定会把潮汕的事业做得更大更好!”
谈到潮青组织接下来的发展,刘坤铭说:“我们将争取更多会员和团体加入,取得更多会员的支持,创造更多到世界各地交流访问的机会,向更多的人介绍我们的目标,协助汕头办好2010年的第六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
“新潮商比起老一辈潮商,更多的人是在潮汕以外的地方出生的,有较好的教育水平,思想比较开放,做事情更大胆,更会创新。老一辈的潮人已经年长了,我们就是要肩负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导新一代潮人继承和发扬潮人的优良传统,关注和回报祖国家乡,向世人呈现出我们潮汕人是有文化、有底蕴,团结一致的群体。”刘坤铭衷心希望国际潮青联合会能更进一步汇聚全世界各行各业的潮籍青年,致力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为祖国家乡多做贡献,让在外出生成长的潮人回家乡潮汕看看,好好继承潮汕文化、中华文化,同时希望潮青们在当地社会发展壮大,加强和祖国家乡的联系交流。“我们要整合各方资源,只要团结起来,力量是无穷的,就一定能实现共同发展!”
心系故乡 建言献策
“我的父亲是潮阳人,母亲是澄海人,我是一名正宗的潮汕人”,谈起父母亲,谈起家乡,刘坤铭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刘坤铭的父亲——刘思仁先生,是香港的知名侨领,早在1980年,刘思仁先生就响应祖国号召回乡投资,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回乡投资的爱国华侨。在积极支持和参与家乡经济建设的同时,刘思仁与夫人刘蔡雪芳还多次在国内慷慨捐赠巨资,造福乡梓,捐赠金额总数逾亿元港币,其中大多用于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家乡人民的一致称赞。
父母亲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与无私奉献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刘坤铭,即使商务繁忙,刘坤铭仍然时常抽空回到潮汕地区参政议政,为家乡的发展出谋献策,并对家乡公益福利事业贡献良多。
尽管出生在香港,刘坤铭对于家乡的眷念却丝毫不减。“我现在基本上每个月都要回汕头,爸爸妈妈也经常是一、两个月就回来一次。”刘坤铭说,他的几个孩子很早就送入国际学校,英语讲得很好,普通话也能说,但潮汕话就不会说了。为此,他只要有空,就尽可能搜集一些潮汕的资料给孩子们学习,让他们多一些对家乡的了解。“现在海外有很多潮汕人已经不会说潮汕话了,但是家乡情结还在,这像是在血统里天生就有的,只要说自己是潮汕人,大家都会很团结,都有回报家乡的冲动。现在内地商机很多,能有机会回到家乡旅游或投资就更好。”
谈及粤东地区的发展,刘坤铭认为,粤东的发展,交通配合非常重要,随着新机场、新铁路的建设、开通,道路交通会舒畅很多,这就像人体内的血管,血管畅通,人的精神就活跃起来,有更多的人来到潮汕,人气就聚起来了。“粤东的发展要把握住时机,政府要给投资者更多的优惠政策、更到位的服务。我深信粤东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刘坤铭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从基层做起,从基层树立政府为民服务的观念,互相协助,团结一致把汕头建设好。
在商海打拼、磨练20多年的刘坤铭,思想敏锐,心态从容。目前事业已进入稳健发展期的刘坤铭,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社团服务上面:为帮助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他在香港设立艾滋病基金会,并多次组织艾滋病慈善活动,以“富而善”的言行打造着新一代潮商的形象,让世人在佩服潮汕人商业智慧的同时,也感受着潮汕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看到潮青成长的力量与未来的希望。(来源: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