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微博
入会流程 潮青商会简介 章程 组织架构 下载申请表 我的建议 在线入会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会新闻

考察产研创新与文化传承丨深圳潮青商会走进江西东粤古建筑、赣南创新院、环球企业中心、福寿沟博物馆、客家文化城参观学习

新闻来源:深圳潮青商会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6日 我要分享

2025822-25日,全国青联委员、江西省青联副主席、深圳市潮汕青年商会执行会长王剑率潮青商会考察团赴赣州考察交流。期间,考察团一行先后到江西东粤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赣州恒科环球企业中心、福寿沟博物馆、江西客家博物院参观学习。

深圳潮青商会常务副会长林舜州、林子超,江西省青联常委、南昌市青联常委黄盼,江西省青联委员孙主昊,深圳潮青商会轮值副会长陈文振,副会长肖细弟、蔡鸿生、纪雪峰、林坚耿、李浩锐、吴增曙、陈晓彬,深圳潮青联创委员会执行会长沈嘉阳,深圳潮青商会轮值常务理事麻丹鹏,常务理事刘伟标,轮值理事姚钟澄,理事林生渠、黄惠东、黄华凯和执行秘书长林育新等参加活动。


江西东粤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3日,考察团一行走进深圳潮青商会副会长纪雪峰企业江西东粤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参观交流。




纪雪峰介绍,江西东粤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是一家以古建筑维修保护为核心业务,集园林古建筑工程、建筑装修装饰工程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拥有一批优秀的管理人员、古建筑设计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泥、瓦、石、木、彩绘等专业施工队伍。公司自成立以来,所承建工程包括民居、宗祠、庙宇塔幢、仿古园林建筑等,代表性修复工程项目有赣州市魏家大院、安远县永镇桥、赣县客家博物院石牌坊柱础、贺焕文墓、赣县阳埠乡西平堂、赣州市南康区龙华乡下蒙村蒙氏祠堂、白鹭客家印象旅游区文庆堂、义方堂、吉州区周忱墓等。



江西东粤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修复古建筑项目案例:赣县客家文化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的省级传承人纪传英先生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潮汕地区的古建筑文化,且凭借其精湛技艺和卓越成就,不仅将这项非遗技艺带回了家乡,更推广至国际舞台,他的团队在世界各地播撒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的种子,许多古建筑的修缮修复工作都赢得了国内外专业机构和专家的高度赞誉。潮青们认为,纪雪峰作为纪传英先生的后人,传承父业,投身于古建筑修复事业,并且在业界做出优秀成绩,这股传承和打拼精神值得潮青学习。



江西东粤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修复古建筑项目案例:七鲤古镇


潮青们表示,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保存文物古迹、尤其宋代文物最多的一座滨水城市,有“江南宋城”之誉,赣州也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市内留存下来的古建筑众多,祝愿江西东粤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依托赣州的这些地域文化优势,打造古建筑修复界的品牌,创造更佳的业绩。

 

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




24日上午,考察团一行走进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参观学习。


该研究院是由赣州市政府、赣南医科大学、国内外知名高校多方共建成立的高端生物医药新型研发机构,是重大疾病新药靶发现及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院将汇聚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聚焦生物制药领域国际前沿,建立赣南原中央苏区创新示范基地,探寻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之路,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推动赣州及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观了研究院的展厅、模式动物工程研究中心、手术室等区域。据介绍,研究院模式动物工程研究中心总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是该院的核心战略资源平台,是集动物资源品系研发、保存与供应、疾病模型创制与开发、动物影像学诊断、实验动物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为一体的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与产业化研究平台,面向全球提供小动物实验服务、大动物实验服务、疾病动物模型服务、基因编辑动物服务,以及标准化的药品、医疗器械、宠物产品功效验证CRO等服务。


研究院集中优势资源建设完成多维一体的创新药物研发中心、高端生物试剂研发中心、宠物大健康研发中心和分子医学研究中心等“四大中心”,助推新药研发、生物试剂抗体、宠物健康等“三大产业”发展。未来将围绕宠物、生物试剂、科研服务等方向形成一系列自主研发产品,重点开展肿瘤防治、分子诊断、再生医学等领域的研究。




研究院通过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一批自主创新研发产品,推动赣州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将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补齐医疗卫生服务短板紧密结合起来,致力建设“平台、人才、技术、成果、产业”五大高地。


赣州恒科环球企业中心


25日,考察团一行走进赣州恒科环球企业中心参观学习,受到共青团赣州市委副书记黄朝铭、机关党总支(青发权益工作)部长黄学庆,赣州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会长钟巍和荣誉会长、恒科环球企业中心总经理郭晓夏等的热情接待。




赣州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郭华彬、柯彪、刘孟华、江小鱼、李文堂,秘书长许昊,理事方福伟、陈开星、刘承伟、沈迪华、梅昭武、温伟琪,会员吴柏叶等参加接待。


考察团一行参观了恒科环球企业中心云数字展厅,详细了解了恒科东方产业园区融湾向未来规划、发展历程、园区八大服务平台体系的建设,以及入园企业在智能制造、总部集聚、“双碳”节能、跨境出海等产业集聚情况。




据了解,恒科产业园项目占地120亩,总建筑面积18.9万平米,是集电子信息、精密仪器、高端配套产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相关配套现代服务业于一体的综合型科技园区。上下游不同行业的企业集聚园区发展,给园区的企业家们带来了更多交流和生意的机会,形成了产业生态。园区通过资源高效整合,缩短产业链条中间环节,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给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助力企业实现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恒科产业园倾力打造“产业+服务+运营”模式,致力于成为“产业生态链建设者”。




潮青对恒科产业园的创新运营模式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认为园区从产业集聚到生态链集聚,不同企业通过共享共建,形成创新创业和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座谈会上,钟巍致辞表示,深、港、赣三地情谊深厚,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通,合作源远流长,此次“港澳青年看祖国”东江探源活动走进赣州,将让三地的联系更加紧密。钟巍表示,希望以本次座谈为起点,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对标深圳规则规制”“赣深合作产业园”等政策和项目的东风,构建起联通的桥梁:一是在产业发展上深化协同;二是在平台共建上积极尝试;三是在社会担当上互学互鉴;四是在资源共享上加强联动。




王剑介绍,深圳潮青商会已成立11年,现已发展成为拥有1200多家成员企业,60多位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56名中共党员的学习型、创新型社团。秉承“传承、创新、创未来”的宗旨,坚持“服务政府、服务产业、服员会员企业”的发展方向,商会持续团结汇聚具有代表性、先进性、创新性、实力强、重诚信的新生力量,在联谊交流、服务创新、青春党建、慈善公益、国际合作等领域同步发展,为推动深圳和家乡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赣港台青年交流促进会本届会长、深圳潮青商会执行会长,王剑表示将积极发挥自身力量,团结凝聚赣港深等地青年,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推动青年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黄朝铭表示,赣州是客家文化发源地之一,具有接纳不同地域文化并融合创新的气质,欢迎潮青引荐更多的大湾区青年来赣参观、考察和投资兴业。共青团赣州市委员会愿与各方继续携手,为赣港澳青年搭建一个深度交流、思想碰撞、合作发展的平台。


随后,双方青年企业家代表先后发言介绍自己企业情况,并交流分享企业经营发展经验。




林舜州、林子超等潮青表示,此次赣州考察活动,让大家对赣州的经济发展和风土人情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未来潮青与赣州开展交流合作也奠定了一定基础。希望未来能进一步促进香港、江西与深圳三地的交流互动,加深友谊,积极促进深赣青年企业家的交流合作,筑牢赣粤港三地的情感纽带,服务青年企业家成长发展、帮助青年创业就业。

 

福寿沟博物馆




24日上午,考察团一行参观了福寿沟博物馆,探访古代排水系统,解密赣州城千年不涝的传奇,学习古人智慧。




福寿沟博物馆是中国的地下排水系统博物馆,福寿沟则是我国古代基础的城市下水道工程,是中国古代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样板,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下水道。历经千年的福寿沟位于赣州市章贡区境内,因排水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而得名,是当时一项重大的发明与创举。这一套近千年前古人创设的地下排水系统,是一个至今还在发挥作用的“活文物”,更被誉为千年不朽的“城市良心”。




博物馆在展陈上利用镜面、投影、结构、艺术装置等互动体验方式,以多媒体等技术手段系统地、真实地、有趣地展示福寿沟的修建背景、结构组成、建造技艺、科学原理,结合一段已挖掘的福寿沟遗址,实现与观众零距离接触,让观众深刻感受赣州先人造城、治城的高超智慧。




潮青表示,此次参观了解了福寿沟的历史背景,更感受到古人对水患的深刻洞察与卓越治理能力,也引发了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深思,尤其该工程经历千年,至今依然在发挥作用,他们的工匠精神以及为人民百姓福祉着想的精神,值得潮青学习和传承发扬。

 

江西客家博物院




24日下午,考察团一行走进江西客家博物院(客家文化城),深度体验客家千年文脉,感受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体验非遗“客家擂茶”的制作。




江西客家博物院是江西省第一座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客家民俗风情的专题博物院,也是一座收藏、陈列、研究、社会教育相配套的综合性博物馆,2013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36月列为江西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博物院总占地693亩,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下辖一个室内展区客家文化城和两个室外展区赣南客家名人公园、赣南客家民俗园。博物院充分利用场馆功能特点推出一系列主题陈列展览,形成了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购功能齐全的文博+景区综合性文旅结合体。




客家擂茶在2015年被列入赣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考察团一行在客家文化城现场体验了这项非遗的制作过程。客家擂茶是一种茶饮料,据史料记载是由汉魏的粥茶和唐宋的盐茶衍变而成,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一千多年的历史。




擂茶最早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由生茶叶、生姜、生米混合研捣成糊状物,然后加水煮沸或用沸水冲熟而成,人们还根据季节的变化和个人喜好来调整材料制作擂茶。擂茶是客家人用来招待亲朋好友的美食之一,邻里之间一起擂擂茶也是相互交往、互增感情的一种好方式。


潮青们认为,赣州世称“客家摇篮”,在传承发扬客家文化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潮汕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人文,潮汕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构成之一,潮青要以此次到赣州参观考察学习为契机,学习赣州的优秀经验,未来在传承弘扬潮汕文化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潮青们表示,此次赣州考察之行,四天时间里先后到宋潮不夜城、东生围、三百山、福寿沟博物馆、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江西客家博物院、于都长征第一渡口等地参观学习,集“寻根之旅”“国情教育”“文化研学”于一体,收获丰富。潮青将把此次行程的收获带回深圳,并通过不同方式宣传赣州的政策、人文、历史等,为赣州的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为深化赣粤港三地交流合作谱写崭新的时代篇章。

不感兴趣:0 爱看:0 +1
相关新闻阅读
网站版权信息:Copyright(C) 2025 深圳市潮青传媒有限公司
深圳市潮青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64390号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 邮箱:szchaoqing@126.com
商会公众平台 商会微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