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人才专题之十五:要用大胸怀选用优秀年轻干部
新闻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3日 我要分享
岳光东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培养选用年轻干部这一历史遵循,反复强调他们是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希望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牢牢抓住干部队伍“四化”不放松,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青年才俊,整个干部队伍年龄结构明显改善,但是,近年来,个别地方出现了断茬,以致“矮子里拔将军”,主要是由于有的领导同志大局意识不强,站得不高,没有意识到培养选用年轻干部的重要性,缺乏紧迫感与危机感;有的畏手畏脚,认为培养选用年轻干部存在不确定性,极易引发群众围观甚至非议,是件苦差事,怕担责任冒风险;有的对年轻干部求全责备,不能实事求是地看待他们的优缺点,认为他们是“小毛孩”,肩膀太稚嫩,不敢把他们放到关键岗位上,等等。
培养选用年轻干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需要用大胸怀、大气魄来抓好这项利国利民的长远大计。
要坚持凭德才论英雄。要充分尊重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观点,认真坚持选任标准,但不能求全责备、死抠台阶,应当坚持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坚持一贯表现与关键时刻考察相结合。对于德才兼备、发展潜力大,又有主要领导岗位工作经验的优秀年轻干部,要广开渠道,要打破条条框框,善于为他们铺台阶、搭梯子。要公开透明,打造“玻璃房子”,建立年轻干部选拔责任制,让群众来监督。
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培养并重。要紧密结合当前形势,组织年轻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学习党的光辉历程,促使他们成为充满思考力的“思想库”,提升运用科学理论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要拜群众为师,拜实践为师,号召年轻干部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要到充满生动实践的基层去,向群众学本领,提升“群众工作学历”;到砥砺意志的大西部去,积极参与援疆、援藏等急难险重任务,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要提供跟踪式管理服务。优秀年轻干部“智商”普遍较高,但是,很容易在腐朽思想侵蚀和物欲诱惑面前失去自我。这就需要领导同志们抓好思想教育,及时掌握年轻干部的思想动态,教育他们用平衡心态看待成与败,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提升做人做事的思想境界。要通过届中、届末考察和干部年度工作考核,以及平时检查工作、听取汇报、个别谈心等途径和方式及时了解年轻干部的思想动态与现实表现。发现错误要及时耐心教育帮助,该批评的批评,该调整的调整,该处理的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孙叔敖29岁出任楚相,甘罗12岁拜上卿,霍去病19岁封将军,培养选用年轻干部需要“硬条件”下的“大宽容”,需要全民理性参与,期待更多有志青年在宽松、公正、透明的选人用人土壤中破土而出、茁壮成长。